(资料图)
作者|观诸法如
菩萨地.静虑品(4):
一切静虑(3)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八胜处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玄二、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分二科) 宇二、能引功德 「八胜处」,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 「 复次,先已修治作意胜解,后方能起胜知胜见,故名胜处。」「复次,先已修治作意胜解」,以前已经用功修行,用作意胜解来对治执着心的,就是指八解脱。「后方能起胜知胜见」,八解脱修成了以后,才能发起「胜知胜见」的功德,于所缘不起烦恼亦名为胜。「故名胜处」。 八胜处就是成就了八解脱以后,要继续地修八胜处。内有想观外色少胜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内有想观外色多胜处。这有少、有多的不同,这是两个。第三个是内无想观外色少胜处,这是第三个。第四个,内无想观外色多胜处。这少和多有什么不同呢?少就是观察这资具色,观这桌子、观这房子,这众生日常生活所用的资具的色,这个色,有净、不净。观外色,那就是山河大地,一切众生世间,一切器世间,这是非常广大的了。有这两种不同,称之为少、称之为多。这内有色、内无色;内有色就是在色界定里面作观,内无色就是在无色界定里面作观,无色界定里面是没有色的。这一共是四个。另外加上青黄赤白的光明,就是八个。这是八胜处。 延伸阅读: 八胜处:1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八十五:八胜处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诸色青、黄、赤、白,复为四种,如是八种名八胜处。 问:此八胜处自性是何?答:无贪善根以为自性对治贪故。若兼取相应随转,则欲界者以四蕴为自性,色界者以五蕴为自性。如是名为胜处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 问:何故名胜处,胜处是何义? 答:胜所缘境故名胜处。 复次,胜诸烦恼故名胜处,虽观行者非一切能胜所缘境,而于所缘不起烦恼亦名为胜。如《契经》说:「于此处胜故名胜处。」 2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八十五: [第一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恶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是初胜处。 此中 内有色想者,谓有内各别色想未离未舍未除。 观外色者,谓为离舍除各别内色想,由胜解作意观外诸色。 少者,谓二种少:一、所缘少,二、自在少。 若好者,谓不弊坏青黄赤白色。 若恶者,谓弊坏青黄赤白色。 于彼诸色胜知胜见者,谓为调伏欲贪故,断坏欲贪故,超越欲贪故。于彼诸色起胜知见胜伏彼色,谓摄受彼及调伏彼,犹如大家及大家子摄受调伏自诸仆使,是故名为胜知胜见。 是初胜处者,初谓名数次第在初,或入彼定次第在初。 胜处者,谓入彼定时所有善色受想行识,总名胜处。 [第二胜处]如初胜处应知第二胜处亦尔。 有差别者,谓此第二 观外色多。多有二种:一、所缘多,二、自在多。余如前说。 [第三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恶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是第三胜处。此中 内无色想者,谓内各别色想已离已舍已除。 观外色者,谓不为离舍除内各别色相,而由胜解作意观外诸色。余如前说。 [第四胜处]如第三胜处应知第四胜处亦尔。 有差别者,谓第四胜处 观外色多。 [第五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青、青显、青现、青光、无量、无量净妙、可喜、可乐、不可违逆、如坞莫迦花,或 婆罗 [ 病 - 丙 + 尼 ] 斯染青衣色,于彼诸色胜知胜见有如是想,是第五胜处。 此中内无色想外观色义如前说。 青者,谓诸青色,若大若小总说为青。 青显者,谓彼青色眼所照了,眼所行境故名青显。 青现者,谓彼青色如为眼识所了别已,引生意识亦分别之故名青现。 青光者,谓彼青色光明照曜故名青光。 无量者,谓彼青色广无边际故名无量。 无量净妙者,谓如青色广无边际,彼净妙相亦无边际,是故名为无量净妙。 可喜者,谓彼青色可欣可悦令意悦豫故名可喜。 可乐者,谓彼青色可爱可玩,若缘于此不复希余故名可乐。 不可违逆者,谓彼青色令心堪忍随顺趣向,是故名为不可违逆。 如坞莫迦花或婆罗[病-丙+尼]斯染青衣色者,谓彼极青故引为喻,于彼诸色胜知胜见,义如前说。 有如是想者,谓于彼青色有如前说青想现前。是第五胜处,义亦如前。 [第六、七、八胜处]如说青胜处说 黄、 赤、 白胜处应知亦尔。 有差别者,黄胜处应说如羯尼迦罗花,赤胜处应说如盘度时缚迦花,白胜处应说如坞杀私星婆罗 [ 病 - 丙 + 尼 ] 斯,黄赤白衣随类应说。 问:四显色中何者最胜?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 白色最胜。世共说此是吉祥故,如四方中东方最胜,是吉祥故白色亦尔。 大德说曰: 缘白色时令心明净,以不随顺惛沈、睡眠,能任持身故最为胜。 3 、《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八胜处」者: 1 、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色胜知胜观,是名初胜处。 2 、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色胜知胜观,是名第二胜处。 3~4 、第三、第四亦如是,但以「内无色相,外为观色」为异。 5~8 、内亦无色相,外观诸色青、黄、赤、白是为八胜处。 [初二胜处]「 内有色相,外观色」者:内身不坏,见外缘「少」者,缘少故名少。观道未增长故观少因缘;观多畏难摄故。譬如鹿游未调,不中远放。 「 若好若丑」者,初学系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内身不净相、内身中不净相观外诸色,善业报故名「好」;不善业报故名「丑」。 复次,行者如是从师受,观外缘种种不净,是名「丑色」。 行者或时忆念忘故,生净相,观净色,是名「好色」。 复次,行者自身中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二种:一者、能生淫欲;二者、能生瞋恚。能生淫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于缘中自在:「胜知、胜见」。 行者于能生淫欲端正色中,不生淫欲 ;于能生瞋恚恶色中,不生瞋恚。但观色四大因缘和生,如水沫不坚固,是名「若好若丑」。 胜处者,行者住是不净门中,淫欲、瞋恚等诸结使来能不随,是名胜处,胜是不净中净颠倒等诸烦恼贼故。 问曰:行者云何内色相外观色? 答曰:是八胜处,深入定心调柔者可得。行者或时见 内身不净,亦见 外色不净。不净观有二种:一者、三十六物等种种不净;二者、除内外皮肉五藏,但观白骨如珂如雪。三十六物等观是名「丑」;如珂如雪是名「好」。 [三、四胜处]行者内、外观时,心散乱,难入禅。除自身相,但观外色,如《阿毘昙》中说:行者以得解脱观,见是身死,死已:举出冢间,若火烧、若虫噉,皆已灭尽,是时但见虫、火,不见身,是名「 内无色相外观色」。 行者 如教受观身是骨人,若心外散,还摄骨人缘中。何以故?是人初习行,未能观细缘故,是名「少色」;行者观道转深增长,以此一骨人,遍观阎浮提皆是骨人,是名为「多」。还复摄念观一骨人,以是故名「 胜知胜见」。 复次,随意五欲中男女相、净洁相,能胜故名为「 胜处」。譬如健人乘马系贼,能破是名为「胜」;又能制御其马,是亦名「胜」。行者亦如是,能自于不净观中,少能多多能少,是为「胜处」;亦能破五欲贼,亦名「胜处」。 内未能坏身,外观色若多、若少、若好、若丑,是初第二胜处。 内坏身无色相,观外色若多、若少、若好、若丑,是第三、第四胜处。 [五~八胜处]摄心深入定中,坏内身〔相〕,观外净缘青、青色,黄、赤、白、白色,是为后四胜处。 [后四胜处与五至八遍处同异]问曰:是后四胜处,十一切处中青等四处,有何等异? 答曰:青一切处,能普缘一切令青;是胜处若多、若少随意观,不令异心夺,「观」胜是「缘」,名为胜处。譬如转轮圣王遍胜四天下,阎浮提王胜一天下而已。一切处普遍胜一切缘,胜处但观少色能胜,不能遍一切缘。 如是等 , 略说八胜处 。 4 、 《阿毘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九: 「 次辩胜处。颂曰:胜处有八种,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后四如第三。论曰:胜处有八。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足前成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若尔八胜处何殊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 」 5 、《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第十三:胜处者,谓八胜处,广说如经。前四胜处由二解脱所建立,后四胜处由一解脱所建立,从彼所流故。所以者何?谓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恶、若劣、若胜,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得如实想,是 初胜处。 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若好、若恶,广说乃至得如实想,是 第二胜处。 此二胜处从有色观诸色解脱所出。 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广说乃至得如实想,是 第三胜处。 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广说乃至得如实想,是 第四胜处。 此二胜处从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所出。 是故前四胜处,由二解脱所建立。 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青、青显、青现、青光,犹如乌莫迦花,或如婆罗痆斯深染青衣,若青、青显、青现、青光。如是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青乃至青光亦尔,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得如实想,是 第五胜处。 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黄乃至黄光。犹如羯尼迦花。或如婆罗痆斯深染黄衣。若黄广说乃至得如实想。是 第六胜处。 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赤乃至赤光,犹如般豆时缚迦花,或如婆罗痆斯深染赤衣,若赤广说乃至得如实想,是 第七胜处。 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白、白显、白现、白光,犹如乌沙斯星色,或如婆罗痆斯极鲜白衣若白、白显、白现、白光,如是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若白白显白现白光亦尔,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得如实想。是 第八胜处。 如是四胜处从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所出。此中解脱是意解所缘,胜处是胜伏所缘。 少多等境随意自在,或令隐没故或随欲转故少色者。有情数色,其量小故。多色者,非有情数色,舍林地山等其量大故。好色、恶色者,净不净显色所摄。劣色、胜色者,若人若天随其次第,于彼诸色胜者自在转故。知者由奢摩他道故,见者由毘钵舍那道故。得如实想者,谓于已胜未胜中得无增上慢想故。若青者是总句,青显者是俱生青,青现者是和合青。青光者,谓彼二所放鲜净光青。如青黄赤白广说亦尔。于一处说二譬喻者,为显俱生和合二显色故。谓若青者总举花衣二青,青显者依花青说,以俱生故。青现者依衣青说,以和合方成故。青光者依二种说,由彼二种俱有鲜净光故。如是二譬喻中若青青显等,总句释句如相应知,如青黄等亦尔。余如解脱中说。何等为余?谓内有色想观外色等,如有色观诸色等随相应释。已说胜处胜所缘境界。 6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 卷第一百四十一: 八胜处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乃至广说;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乃至广说;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乃至广说;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乃至广说。〔五~八〕观青、黄、赤、白复为四种。此八皆以无贪善根为性,至并助伴即五蕴性。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