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期,云南省某县部分领导干部在参加党校培训期间,违规违纪聚餐饮酒、接受宴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经审查调查,共 24 人受到处分,其中多人被免职。
《后汉书》有曰:" 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饮酒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调节气氛、沟通感情不可或缺的 " 推力 "。不过,酒若落脚在 " 局 " 字之上,往往就变了味道。通报中,参与违规违纪聚餐饮酒的干部,不乏单位 " 一把手 ",面对私营企业主的宴请,本该善于辨别、保持定力,却欣然接受,甚至日日邀约。殊不知,对领导干部而言,面临的 " 酒局 " 绝非止于亲友间的情感交流,常常是 " 酒里有话 "、" 杯中有求 "。把酒言欢时,结利益同盟、搞权钱交易,投机依靠、趋炎附势," 称兄道弟 "、行 " 江湖义气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酒局 " 里弥漫着的是利益输送,带来的是风气的败坏,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不仅如此," 酒局 " 也是由风及腐的 " 腐蚀剂 "" 助推剂 ",从小酒桌到大贪腐,或许就在一念之间、一杯之际。从刚开始的一顿饭、一条烟、一瓶酒、一张卡,到后来与老板勾肩搭背、甘于 " 围猎 "," 亲清 " 关系已然模糊,腐败大门随即打开。然而,别有用心之人阿谀奉承的,绝非干部本人,而是干部手中的公权力,其真正目的,绝非是与干部本人 " 推心置腹 ",而是公权力私用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多数党员干部并非不知道 " 酒杯不深淹死人 " 的道理," 酒局 " 风腐问题频发,自然不能让酒来 " 背锅 ",究其根源,还是侥幸心理在作怪,认为私下里、无人处,喝杯酒吃顿饭不违纪、不违法,在 " 自我麻醉 " 中一步错步步错,从而 " 轿夫湿鞋 "、不避泥污,从浅 " 尝 " 辄止演变为躬身入 " 局 ",最终堕入腐败泥潭无法自拔。
酒局事小,作风事大。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知晓什么局不能去、什么酒不能喝,做到不赴糊涂约、不喝糊涂酒、不进糊涂局;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始终自重自省自警,严守纪法规矩,守牢拒腐防变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