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从50多万下降到现在不到20万对行业有何影响?为什么说长期产业大趋势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带来的增量机会没有变化?其中有哪些投资机会? 长江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高登带来“智能电动向前,聚焦优势成长”主题分享,以下是嘉宾部分观点,扫码即可回看全部会议内容!
扫码回看完整会议
(资料图片)
01
出口维持高增,整车看好自主品牌龙头
我们先看一下今年一季度整个行业的运行状态,如果我们用 一句话来总结2023年一季度,其实就是内需弱复苏,出口和新能源仍然表现非常强劲。今年一季度乘用车整体销量514万辆,同比下降7.3%。但是分结构去看,出口达到了82.6万辆,同比增长82%,延续了去年的高增长。第二新能源前三个月销量是151万辆,同比增长25.8%,整体渗透率达到了29.4%,同比提升了7.7个百分点。如果看数据,内需1月份开始从疫情中走出来,行业是一个温和复苏的态势。这种温和复苏的态势从月度之间的数据已经出现了一个持续向上的趋势,但是整体上1-3月份的上牌数是下滑的。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关于新能源价格,其实很多人在担心今年新能源是不是价格战比较严重?但是大家要注意到一点,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相对于去年全年已经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下滑,从50多万下降到现在不到20万。因为是从1月份开始持续下降,企业有一定的库存包括定价可能会有稍许延迟,所以这部分降价体现在一季度并不是特别充分。我们觉得二季度降价对盈利的拉动效果就会体现。所以, 大家如果去看新能源终端价格的时候,是需要考虑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的影响。
行业总量增长的结构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两个趋势,一个是新能源,一个是出口。新能源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到现在单月渗透率在30%以上,尤其在一季度出现补贴大幅退坡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不错的增长,所以我们对未来整个行业还是充满信心。另外,从今年上海车展也可以看到,大面积的车企主要展出的车型全部都是新能源车。再加上我们比较看好的8-25万区间车型的供给数量在增加,尤其是插电混。所以, 我们觉得未来3-5年,插电混的渗透率会从目前的个位数提升到30%以上,带动整个新能源的渗透率从30%到60%的趋势还是非常明确。
去年年底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分价位带渗透率包括供给的对比,从数据上看得非常清楚,8-25万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占到整个乘用车市场60%以上。目前整体的渗透率只有20%,其中插电混的渗透率只有5.9%。8-15万供给存在不足,15-25万车型的优质供给不多。但是随着全新电动平台的上市,车型供给质量上升,基本上会改变目前中间价位带的渗透率偏低的状态。
图片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
另外关于出口,我们现在只给了340万辆左右的增长,可能最终的结果比我们要更强,因为今年一季度已经是82万辆。而且今年一季度国内的生产端相对比较平淡,未来从季度环比上我们觉得还存在进一步上升空间, 所以出口维持高增长,而且存在上调空间。
应该怎么投资?我们认为尽管大家对于短期的销量担忧比较多,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长期大的趋势电动化和出口高增长的态势是确定的。整车公司可以看到新车周期或者销量增量比较大的公司,它的股价表现更好。以这个逻辑去看,实际上我们重要的标准就两个,第一个是谁的新能源做得好,它的销量层面一定会比较好;第二因为出口是以自主品牌为主,所以 自主品牌在这一轮产业趋势中会有一个崛起的趋势。所以,我们最后聚焦的标的就是新能源做得最好的自主品牌龙头。
02
变革带来零部件增量机会,聚焦优势成长
零部件去年大家讨论非常多,而且去年市场表现也非常好。我们主要分享两个方面的观点,第一个是 长期的产业大趋势,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带来的增量机会没有变化; 第二个从短期的角度或者从年度去看今年, 相对去年我们要更加聚焦优势的成长。
为什么长期的趋势不变?我们如果去对标智能手机,实际上智能电动汽车的规模比智能手机的市值规模要更大。我们预期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总量会超过5万亿,远远超过智能手机,而且这个时候全球渗透率应该还不会到50%。实际上再往后看5年还会维持较高的增长,市场规模会达到10万亿。 所以智能电动市场是高速成长,而且空间巨大的市场。所以在这样的市场空间下,必然会诞生一大批大市值的汽车零部件公司。类似于智能手机的大牛股出现在核心零部件上一样,智能电动汽车价值量比较高,长期有成长性的零部件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
另外国内的市场我们为什么认为长期的趋势不变?作为行业的大趋势,第一, 自主品牌在崛起必然会带动中国零部件公司会有崛起; 第二,现在电动化车型更新换代的周期比传统汽车更短,就要求零部件有更强的配套能力,响应速度更快,这是中国企业的优势;第三,现在大家都关注新东西,如何形成模块化的供货?中国企业产业的组织形式和产品扩张的形式也会更灵活,这也是中国企业比较擅长;最后关于高端配置,现在可以看到 电动化、智能化中国高端的产品越来越多,尤其平均均价很多到30万以上对于高端的配置使用速度比以前要快很多。在一个行业刚刚起来的时候就已经介入市场就能够享受行业高速成长的趋势。
图片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
相对去年, 今年我们要聚焦到优秀的成长公司。成长公司里我们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产能利用率弹性或者简单讲就是收入的高增长。今年 对于大多数相对成熟的国内零部件我觉得降价可能会比往年多一点,但是并不会出现大幅降价的可能。我们也做了终端价格的变化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最终公司的收入高增长是能够对冲掉像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负面因素。所以我们觉得今年聚焦到优势成长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是收入的高成长性,这是我们今年投资大的方向选择。最后落地到标的,我们还增加了一些维度,包括下游的客户够不够强, 现在从体量比较大和增速比较高,我们认为确定度最高就是特斯拉和比亚迪产业链。
03
商用车看好重卡和大中客行业龙头
商用车底部已经探明,估值会持续修复。重卡行业2021年受到国五、国六切换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透支。2021年上半年高增长,下半年开始出现连续50%-60%大幅的下滑,今年年初基本上实现转正。我们认为国五的切换,包括库存影响已经全部消化,行业整体上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所以底部是非常明确的。重卡的保有量是907万辆,如果按照正常5-8年的更新周期,行业的销量正常是105-170万辆,当然里面有出口。 行业去年只有60多万辆,扣掉出口内需实际上只有50万辆是显著低于行业正常的更新量,所以我们觉得最终是要均值回归。
图片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
包括大中客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大中客2017年销量相对于2016年是腰斩,底部也很长。过去三年因为疫情支出,财政收入下降这些原因更新非常缓慢。尽管在更新缓慢的情况下,行业仍然维持了一个跌无可跌的状态。基本上按照5-8年的更新周期,上一轮销量的高峰现在已经到了更新周期,所以我们觉得未来也会出现复苏。 我们判断整个行业重卡和大中客基本上会维持20%-30%恢复性的增长。
关于估值,历史股价的表现或者估值变动从PB-ROE框架去看,因为商用车整体上是生产资料,相对周期性偏强,所以用PB-ROE框架是不错的。另外我们去看PB-ROE,PB的变动方向跟ROE的变动方向相同,行业复苏未来估值就会提升。我们现在看了下行业主要龙头估值水平大概在历史平均水位的25%左右。如果看历史表现, 在行业持续向上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快速修复到估值的中位数,也就是50%分位。后面随着景气持续增长,盈利持续推进,股价再出现一轮上涨。25%分位相对于50%分位,股价基本上还有50%左右的空间。尽管短期很多人担心经济影响,包括很多预期的变化,但是我们相信这一轮的复苏应该会持续2-3年,是一个持续向上的过程。超短期的波动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去担心,所以 我们对商用车也比较看好,重点推荐行业龙头公司。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我们总体的观点,市场现在比较担忧需求不好,包括价格种种因素,但是我们认为第一,内需会随着经济复苏的形势逐步明朗,内需是一个稳中有升的态势;第二,自主品牌出海保持高增长(新能源的高增长),所以我们对全年总量不悲观,尤其一季度是个低点,未来几个季度增速相对一季度是持续向上的。在当前时间点股价调整比较多,估值比较合理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投资机会比较好。标的选择上, 整车股我们推荐新能源做的比较好的自主品牌龙头;零部件我们推荐收入高增长同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增量赛道中的细分市场龙头;商用车我们推荐重卡和大中客的行业龙头,以上是我们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