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2006年4月,经历了重重考验的祥祥被放归山林,迈出了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的第一步。2007年2月,因为在与野生大熊猫打斗中身受重伤,祥祥失去了生命。第一只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宣告失败。我们在总结祥祥野化培训放归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母兽带仔’‘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及大熊猫对人和人工食物依赖’‘优化野外监测’等野化培训方法。”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工作人员何胜山在基地野外驯化区门口告诉记者,利用“母兽带仔”方法,更多经过野化培训的圈养大熊猫被放归到了大自然。
大熊猫,我国特有物种,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孑遗物种之一,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珍稀物种、旗舰物种和明星物种,其足迹曾遍及我国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在度过漫长而严寒的冰川期后,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大熊猫的栖息地逐渐缩减至川陕甘三省的六大山系,一度濒临灭绝。
(资料图)
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我国目前共有野生大熊猫1864只。其中四川省1387只,甘肃省132只,陕西省345只。大熊猫野生种群发展较为稳定。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圈养大熊猫698只。这是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大熊猫保护取得的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几十年来,我国通过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化放归,开展合作交流、文化宣教和建设国家公园等措施,有效地开展大熊猫保护工作,为大熊猫及其同域的物种建立了完整、连续、广阔的家园。
神树坪基地
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使大熊猫栖息地更加美丽
就地保护是遵循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在物种的原产地对物种及其栖息地开展保护的方式。
1963年,我国在四川、甘肃建立了卧龙、让水河等第一批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上世纪70年代,新建了陕西佛坪,四川唐家河、蜂桶寨等自然保护区。这是大熊猫就地保护的最早保护形式。
1992年,我国启动“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以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重点,通过完善已建立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新建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的32个县内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建设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初步形成了大熊猫保护区网络。
2001年,我国启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通过在保护区外的55个大熊猫分布县内各建1个管理保护站,建设17条大熊猫走廊带等措施,使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分布区扩大并连成片,为大熊猫繁殖和基因交流创造条件。
我国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大熊猫栖息地条件明显改善,野外种群逐步恢复。保护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到258万公顷,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数量从15个增长到67个,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
幼年大熊猫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事业达到历史新高度。”国家林草局驻成都专员办王森表示。
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总面积2.20万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秦岭五大山系,是大熊猫野生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大熊猫数量以岷山山系最多,邛崃山山系次之,大相岭、小相岭和秦岭山系数量较少。国家公园内有野生大熊猫1340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 71.89%;栖息地面积1.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栖息地面积的 58.48%。
长期以来,栖息地破碎化给大熊猫的生存、繁衍带来威胁,造成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为33个局域种群,有24个局域种群具有较高的生存风险。同时,大熊猫保护管理面临着保护机构不健全,权责关系不顺,保护力量不强,保护工作与社区发展缺乏联动等问题。
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有利于增强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协调性和完整性,实现野外局域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保障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有利于加强大熊猫及其伞护的生物多样性和典型生态脆弱区整体保护,打造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有利于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好跨地区、跨部门的体制性问题,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重要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保护;有利于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四川省宝兴县有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县之称。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宝兴县总面积2545.53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81.7%,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1884.52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面积661.01平方公里,涉及全县所有7个乡(镇)29个村。
宝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县管护总站副站长周聪说,宝兴县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一套标准”强保护,“四化”打造公园样板(园地共建一体化、公园标识规范化、公园管护智慧化、公园治理法治化),推动“三个转变”(变“伐木工”为“护林员”、变“受害者”为“受益者”、变“局外人”为“当事人”),做好“四篇文章”(生态经济文章、红色教育文章、绿色建材文章、飞地文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宝兴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和世界生态教育样板。
宝兴县邓池沟管护站位于宝兴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二号界碑处,管护区域总面积9385公顷,海拔由西向东北逐步增高,最低海拔1600米,最高海拔3800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9%。
邓池沟管护站
邓池沟管护站巡护员龚庆康告诉记者,他们巡护人员有5名,每天的任务就是对管护区域进行全覆盖的巡护,有时当天回不来,还要带上干粮,现在人们保护意识强了,对野生动物都采取保护的行为,已经没有非法捕猎事件的发生。
“我们宝兴县积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定标工作,共规划建设界碑、界桩、功能区桩、电子桩等1128个,已完成938个(其中:电子桩931个),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重要节点设置标识标牌34个,进一步提升大熊猫国家公园可视化和认同感。”宝兴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云鹏说,按照“人退兽进”的原则,他们动员村民主动退出核心区,实行“景区+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了“共建共管共享”示范社区,构建“农业+旅游业+公园建设”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川省荥经县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南部片区,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荥经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荥经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共建共管共享委员会,实体运行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共建共管共享服务中心,大熊猫国家公园警察大队、熊猫检察室启动组建。还设立了以县长任站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管护总站,下设大相岭、牛背山2个片区管护站和15个基层管护站点,成立安靖、泗坪、荥河、牛背山、龙苍沟5个入口社区办公室。
荥经县47%的国土面积纳入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如何保护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确保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能够更惬意的生活是荥经县的首要任务。他们累计筹集资金10亿元,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有序退出小水电站23家、关停矿山65座,关闭小木材、小石材加工厂57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86.4%上升到98.1%,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多年保持全省第一。
“我们管护站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带着孩子出没的画面,还有黑熊、野猪、羚牛、林麝非常多的野生动物。您看在这个红外相机里就有毛冠鹿的身影。”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泥巴山大熊猫廊道宣传保护管理站,负责大相岭科研监测的宋心强对记者说,为了加快泥巴山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和栖息地修复,加强大相岭山系、邛崃山山系大熊猫局域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他们累计改造栖息地5000余亩,补植本土阔叶树种44000余株。他们的科研团队,布设了红外相机232台,收集了11只大熊猫个体的DNA信息,建立野生大熊猫遗传信息库,拍摄到除大熊猫外的四川羚牛、林麝等52种鸟兽。
“大熊猫是典型的伞护种。保护大熊猫就像撑开了一把大伞,使其栖息地上的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相生相成的互利共生关系,提升了大熊猫所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野外大熊猫种群壮大的基础愈加坚实。”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党支部书记吴代福说。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后,四川、甘肃、陕西三省都非常重视,各显其能,因地制宜,为国家公园建设贡献了各自的智慧。下一步我们要组织三省进行交流,将各自形成的好经验好方法推广到整个国家公园。”王森说。
大熊猫成为国家公园内最大的IP
开展保护研究 使大熊猫种群再现勃勃生机
迁地保护是把因自然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个体数量极少等原因而导致其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等机构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方式。
为保护大熊猫,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成立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开展人工圈养繁育大熊猫研究,以期在人工圈养繁育的大熊猫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放归培训,让它们重返野外家园,拯救濒临灭绝的野生大熊猫小种群,壮大它们的群体,增加遗传多样性,长期与人类共存。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0世纪80年代以从野外抢救回来的6只大熊猫为基础,历经十余年艰辛探索,努力攻克大熊猫人工繁育中的‘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关,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段兆刚说,作为大熊猫科研的“国家队”,长期以来,熊猫中心一代又一代熊猫人不断践行初心使命、攻坚克难,建立了数量最多、遗传结构最好的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突破了大熊猫野化放归关键性技术,促进了大熊猫对外合作交流,推动了大熊猫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支具有行业一流水平和先进经验的科研人才队伍。
走进位于卧龙耿达镇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园区内竹林婆娑,绿树成荫,翠竹葱茏,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加上成片的草坪和蜿蜒步道,顿觉神清气爽。
这里是大熊猫的原生栖息地,有“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等美誉。在一个半圆形的土坡上,散落着大小不一的大熊猫圈舍。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有的吃着竹子,有的在树杈间休息,有的则仰卧在草坪上晒着太阳。
圈养大熊猫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主任魏荣平介绍说,因为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选择了竹子这种低营养低能量高纤维的食物,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吃竹叶和竹杆、竹笋。这种适应性的采食策略,使大熊猫不得不尽量采取慵懒的进食方式,以节省能量。
在卧龙神树坪基地繁育园值班室内,监视屏内展现着一个个熊猫圈舍内图像。记者注意到墙上的黑板上写着:请值班人员注意:1、观察“鑫鑫”的带崽行为,晚上喂水和加竹;2、观察“喜豆”“禄禄”“苏琳”妊娠行为。
5月29日,大熊猫“鑫鑫”在卧龙神树坪基地顺利诞下一只幼崽。这是今年熊猫中心圈养大熊猫产下的第一只幼崽,预示着该中心大熊猫正式进入“产崽季”。
“今年2月下旬,雌性大熊猫‘鑫鑫’和雄性大熊猫‘华阳’自然交配成功。过了两个月左右,‘鑫鑫’出现减食、活动量增大等妊娠表现,5月28日出现产前烦躁的行为,5月29日22时51分诞下一只幼崽。”卧龙神树坪基地繁育园部长杨长江说。
“‘鑫鑫’产崽经验丰富,整个生产过程非常顺利。在饲养员的悉心照料下,目前,母子健康状况良好。接近满月的幼崽,体重已达721.8克。初步判定,这只幼崽为雌性。”魏荣平介绍说,大熊猫“鑫鑫”进入妊娠后期后,熊猫中心繁育团队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和现场观察,全程监测“鑫鑫”生理行为、生产育幼,及时分析研判大熊猫及其幼崽健康状况。
神树坪基地
魏荣平对记者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攻克大熊猫繁育难题后,创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通过加强谱系管理、划定核心圈养种群、科学制订大熊猫配对计划等优生优育技术,实现了圈养种群从数量优先到质量优先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提升大熊猫饲养管理水平,开展野化培训放归和野外引种等方面研究,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魏荣平告诉记者,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还创新开展了大熊猫野外引种研究。他们将5只经过培训的圈养雌性大熊猫放归野外参与引种,其中2只先后产下幼仔8只,存活7只。该项研究破解了圈养大熊猫种群基因不足难题,为野生濒危小种群遗传资源保存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位于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卧龙镇核桃坪,属于邛崃山山系,气候温凉,多雨湿润。这里周围高山环抱,树木葱郁,因有众多的山核桃树而得名,是大熊猫的天然栖息环境。
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主要负责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圈养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的饲养和繁育等工作。
吴代福说,2003年,他们率先启动人工繁育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研究,经过一系列的摸索,探索出“母兽带仔”的培训方式,逐步建立了一套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监测等关键技术。成功野化放归人工繁育大熊猫9只,首次实现人工繁育大熊猫在自然栖息地生存和复壮野外濒危小种群的重要目标,为历史分布区重引入打下坚实基础。
长期从事大熊猫野化培训工作的何胜山说,放归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熊猫宝宝出生前就开始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母熊猫怀孕到熊猫幼崽一岁左右,第二阶段是从熊猫幼崽一岁到两岁左右。
何胜山说:“我们采用母兽带崽的方式进行野化培训。我们把怀孕的熊猫妈妈放在一阶段训练圈里,面积一般是2000-3000平方米,熊猫妈妈会在这里自主选择一个安全的角落生崽。然后,我们负责监测并保证熊猫妈妈的健康状况,并给熊猫妈妈提供一些食物和营养,而照顾幼崽的工作尽量由熊猫妈妈独立完成。”
饲养员每次给熊猫妈妈投喂食物的时候,都会穿上一套熊猫服装,并且在衣服上喷上熊猫粪便和尿液的提取物,让身上没有人类的气味和痕迹,保证熊猫宝宝的生存环境和野外保持一致。
核桃坪野化实验区
何胜山告诉记者,大熊猫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成年大熊猫没有天敌,只是在两岁之前熊猫宝宝会遇到包括野猪、黑熊、蛇等攻击的可能,而随着体型越来越大,它们也变得越来越安全。所以,第二阶段的培训圈几乎和野外的环境完全一致,有高大的乔木和灌丛,也有野猪等野生动物。他们会通过项圈和一些监测摄像头等,观察大熊猫的生活状态。
遗传是一个物种延续的保障,遗传多样性在物种生存与进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我们放归人工繁育幼崽11只,存活9只。7只成功融入有灭绝风险的小相岭山系野生种群,2只成功融入岷山山系野生种群,首次实现圈养大熊猫自然栖息地生存和繁衍并复壮濒危小种群的重要目标,对增加野外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提高野外大熊猫种群质量、降低小种群灭绝风险、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发挥了重要作用。”吴代福说。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全世界珍贵的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珍稀物种、旗舰物种和明星物种,大熊猫保护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中具有特殊地位。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持续推进,随着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将与大熊猫一同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打造大熊猫IP 让公众共建共享国家公园建设红利
大熊猫,我国特有物种,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珍稀物种、旗舰物种和明星物种。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中,以打造大熊猫IP为抓手,让社区居民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受益成为不少片区的选择。
在宝兴县蜂桶寨邓池沟景区中的一套四合式建筑邓池沟天主教堂内,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制作地。
这座教堂建于1831年,占地面积3667平方米,主建筑为中西合璧的四合式三层穿叠梁木结构建筑,融合了川西民居和古罗马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全木结构古教堂建筑。
宝兴县大熊猫起源馆就依托这座教堂建成。大熊猫起源馆利用四合院后厅布展而成,馆内陈列分为大熊猫物种探秘、科学发现、和平使者、国家公园四个板块,详细介绍了大熊猫在宝兴发现、从宝兴走出深山、走出国门的过程,讲述了宝兴在保护大熊猫中作出的贡献及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意义,是宝兴县对外宣传大熊猫文化、开展大熊猫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宝兴有熊猫老家之称
周聪表示,宝兴县立足“熊猫老家、多彩宝兴”,始终致力于加快建设出色出彩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县。近年来结合建设“熊猫奇遇大道”,利用“亚洲第一渡槽”,统筹资金500余万元,开展绿化美化,落户四川文旅吉祥物“安逸熊猫”,成功打造熊猫老家门户节点。
宝兴县的国家公园建设
在打造文化IP的同时,宝兴县将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大熊猫科学发现地的IP资源转化为新业态的发展力,驱动全域“文旅教农商”融合式发展,打造大熊猫文化溯源国际地标——蜂桶寨·邓池沟大熊猫国家公园国际溯源营地。
在色彩艳丽的大熊猫溯源营地科普游憩营区,不少游客行走在高大柳杉组成的杉木林中,一边赞叹环境的美好,一边记录着“星睿”“瑛美”“乐生”和“龙欣”4只大熊猫的点点滴滴。
“我们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改造完善熊猫饲喂业务用房、野外环境活动场地、可食竹展示园、科普游憩等功能分区,并对熊猫圈舍和探究塔进行功能提升、内容植入、景观营造,新增工坊体验片区、自然解说径、探究屋等以探究、科考、手工为主要体验形式的多功能空间,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宝兴县大熊猫保护和公众科普教育水平、展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普及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同时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让群众吃上旅游饭。”刘云鹏说。
研学活动
宝兴县熊猫新村是“4·20”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安置小区,建设占地面积83.3亩,安置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移民39户、168人。近年来,通过将地缘相邻、主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和平村、青坪村有机整合,构建成为“农业+旅游业+公园建设”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蜂桶寨乡党委书记王锐说,目前,新村全村14个村民被聘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森林管护队员,161人参与熊猫公园建设,16户为大熊猫文化宣传教育中心提供熊猫食用竹,21户从事森林康养民宿、餐饮经营。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好处。
宝兴大熊猫家园
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四川省荥经县,同样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大机遇,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把荒山变青山,一手抓绿色产业培育、把青山变金山,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我们持续深化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形成的新机制、新模式,锚定‘国内一流、国际品牌’定位,瞄准打造‘四个示范’目标,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保护、一般控制、功能承载“三大圈层”,空间布局生态保护、自然研学、康养度假、温泉养生、户外运动等项目,高标准实施科研保护、自然教育、入口社区、体制机制四个示范工程,从而实现入口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地方发展共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提供荥经实践。
“貊貊家园”项目群位于龙苍沟镇万年村入口社区,是荥经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科学运用圈层发展模式,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发展思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功能承载圈层,打造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成果展示中心、入口社区文旅融合发展典范、国家公园文旅新业态代表。项目总投资10亿元,包括貊貊走廊、貊貊世界、貊貊空间、貊貊学校、貊貊星球5个家庭成员。
由雅西高速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龙苍沟入口社区是一个之字形下降路面,在缓慢的行驶中,一个个大熊猫元素映入眼帘。不管是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彩色熊猫雕塑,还是色彩浓郁、主题鲜明的路牌标识等等,都告诉来到这里的人一个信息:您来到了大熊猫国家公园。
“我们的貊貊走廊全长34公里,是连接雅西高速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龙苍沟入口社区的‘双宝文化’主题文化走廊,以貊貊与鸽子花800万年守望相惜的恒久赤城为灵感,通过熊猫主题收费站、貊貊踪迹主题文化挡墙、竹林景观绿化、生物多样性道旗等设计,展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窗口形象,是雅西高速第一条集中展示熊猫与鸽子花文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主题文化走廊,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画卷。”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王永钢说,貊貊世界采用熊猫与世界对话公共艺术常设展形式,以熊猫作为中国文化载体向世界展现开放、包容、创新理念。
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副局长王岩飞对记者说,貊貊空间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的展示窗口、发展名片、科普基地,主打体验、沉浸式,游、玩、学、购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消费体验空间,是雅安最大的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熊猫文化为特色的沉浸式展馆。包括“飞跃大熊猫国家公园”剧场式体感电子沙盘互动区、场景式多媒体沉浸互动体验区、5D环幕影院——“跟着貊貊游荥经”“保护者之树”互动体验区、特产文创纪念品售卖、互动游戏消费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访客中心。
“荥经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非常用心,从政治站位、发展理念、业态布局、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全面提升,力争达到国际一流标准。他们以三个圈层的设计破解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王岩飞说。
在龙苍沟入口社区发展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外墙上醒目的画着有关大熊猫的各种标识图案,停车场、民宿、餐饮、运动休闲等设施一应俱全。记者与一位外来经营民宿的老板高奎聊了起来。
龙苍沟度假社区
高奎来自四川省大邑县,一直作石材生意。一次他来到龙苍沟社区住了几天后,发现自己久治不愈的过敏性鼻炎竟有所好转,于是就决定到这投资民宿。高奎告诉记者:“我将民宿取名元素就是生态康养的意思,希望更多人在好环境下得到健康的身体。”
位于最外圈层的发展村,过去产业弱、基础弱、治理弱,经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得到了机遇,完成了民宿的升级换代,使生态价值得以转化。在发展村的小广场宣传栏里,三幅图片直观表现出村民身份的变化。一张是村民由挖煤的矿工改变成餐厅的厨师,一张是种庄稼的村民变成生态护林员,第三张是家庭妇女变身熊猫民宿职工,身份的变化也折射出观念和收入的变化。
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林子更密了,人也更少了。荥经县则利用一般控制区发展自然教育。
“我们设计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自然教育走廊带,推动茶马古道自然探索线、龙苍沟自然科普线、瓦屋山自然体验环线、牛背山自然体验环线、云峰山自然体验环线5条自然教育线路建设,加快建设大熊猫国际森林探秘学校二期、诺亚方舟森林探索学校、熊猫谷自然科考学校、龙苍沟镇发展村金山社区自然学校、安靖乡崃麓村黄泥堡社区自然学校和大石坝自然教育中心,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性的自然教育模式。”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社区宣教股张冬玲说。
森林研学探密
走在大熊猫国际森林探秘学校的研学线路上,记者发现依托良好的生态系统,设计者开发了森林木屋、手工制作、巡护探秘等一系列项目,青少年们可以在森林中认识植物、昆虫,体验自然的博大神奇。
“我们暑假期间的预约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孩子们在这里能够体会到回归自然的乐趣。”大熊猫国际森林探秘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我们荥经县将依托大熊猫品牌影响力,推动以熊猫为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龙苍沟康养度假、安靖古道穿越、荥河红色教育、泗坪农旅融合、牛背山观光体验五大入口社区,让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惠及更多人民。”荥经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绿色中国》 A(上半月) 2023年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