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艘大型邮轮疫后重临香港,却因交通配套不足,令数千旅客大排长龙,苦等45分钟才能乘车出市区,加上邮轮码头十室九空,令旅客体验甚差,导致吸客变赶客。事件除揭示有关当局及邮轮码头营运商对旅客重临欠缺准备,交通及商业发展规划缺乏前瞻性,也反映香港旅游政策的不到位,亟待改善及重整。
事件中,特区政府虽已亡羊补牢,立即启动跨部门协力,与码头营运商商讨,作出一系列改善,加强邮轮靠岸期间的交通安排,包括增设特别巴士路线、免费穿梭巴士,接驳至热门旅游景点,又向的士司机派发石油气券,吸引他们前往码头接载乘客,惟有关措施只属短期疏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资料图)
事实上,邮轮码头的流弊并非今日才发生,问题讲了十几年,经历数任局长,仍无寸进。归根究柢,都是供求问题,因为访港邮轮不多,发展不似预期,加上交通不便,商家自然不愿进驻;而码头人流稀疏,的士司机也不会驶入,三者形成恶性循环。再加上疫下码头停运近三年,在欠缺周详计划下,交通配套一时间未能应变。因此有人提出要让交通配套恒常化,甚至将已搁置多时的单轨列车方案重提上 。
在我看来,大前提其实应先活化码头,提高码头使用率,让码头有定期活动及基本客源。虽然港府指最初设计并非将码头建成商场,但邮轮码头作为旅客对港的第一印象,也不能过于荒凉。作为邮轮母港,应为旅客提供购物、免税店、食肆、娱乐等一条龙服务。当局实应重新检视邮轮码头定位以至发展方向,研究如何重新整合,将商场搞活成潮玩旅游新地标,甚至应与社区合作,带旺人流,成为打卡地。
另一点值得再思的是,香港港口定位模糊,缺少针对性策略,当初政府将香港定位为亚洲邮轮枢纽,积极对外宣传,吸引外地旅客赴港旅游,并由香港乘邮轮到其他城市。但香港邻近能给旅客观光的港口不多,反观上海及新加坡附近有很多1日之内能到的旅游城市,所以近年邮轮公司倾向派大型国际邮轮直接到上海及新加坡。
根据国际邮轮协会数据,疫情前在邮轮停泊次数上,香港比上海宝山、新加坡和台北基隆港口逊色。究其原因,以新加坡为例,有完整的邮轮产业链,如保险业有守则、培训、教育和监管等,香港明显落后于人。
邮轮旅客量不足,除了码头本身欠缺配套及相应产业链,还因旅客觉得香港吸引力不大,缺少特色旅游产品,加上人民币贬值,海外及内地民众赴港消费的诱因减少,又认为香港“不夜城”不再,过夜旅客越来越少,香港旅游业竞争力逐渐下降,港府应思考如何重新包装旅游业以吸引游客。
事实上,近年很多迹象皆显示,旅游大势正在改变,旅客赴港不再是一般观光,而是希望体验当地文化。港府有必要开发更多主题旅游产品、结合本地文化和历史的旅游体验等,发展特色行程。针对邮轮客,可特别设计一些有专车接载的本地半日游,甚至善用3小时经济圈,推动港深澳短线游,加强与内地的合作。近来听得较多的是重设“大笪地”夜市,向游客推介地道美食、占卜星相、唱曲表演等,相信对游客有一定吸引力,也可趁机重新激活香港夜经济。
目前正是全球疫后复苏的窗口期,政府要把握机遇,设法吸引更多国际邮轮赴港,更要尽快厘清跨部门权责,从速改善邮轮码头配套。长远而言,必须将邮轮码头对外交通,融入启德新发展区交通网络,避免码头成为“孤岛”。同时要求码头营运商交出“激活”邮轮码头的方案,提升客人体验,更重要是检视过往规划的不足,重新制订具前瞻性的香港邮轮产业发展策略,并因应旅客的新需求,调整旅业吸客方略。
蔡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